享元模式
享元模式
本文介绍享元模式定义、结构、特点、适用场景、代码实现。
享元模式
1 模式的定义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对象的复用。系统只使用少量的对象,而这些对象都很相似,状态变化很小,可以实现对象的多次复用。由于享元模式要求能够共享的对象必须是细粒度对象,因此它又称为轻量级模式,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
2 模式的结构
2.1 结构图
2.2 参与者
- 享元(Flyweight)类包含原始对象中部分能在多个对象中共享的状态。同一享元对象可在许多不同情景中使用。享元中存储的状态被称为“内在状态”。传递给享元方法的状态被称为“外在状态”。
- 情景(Context)类包含原始对象中各不相同的外在状态。情景与享元对象组合在一起就能表示原始对象的全部状态。
- 享元工厂(Flyweight Factory)会对已有享元的缓存池进行管理。有了工厂后,客户端就无需直接创建享元,它们只需调用工厂并向其传递目标享元的一些内在状态即可。工厂会根据参数在之前已创建的享元中进行查找,如果找到满足条件的享元就将其返回;如果没有找到就根据参数新建享元。
3 模式分析
3.1 优点
- 享元模式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极大减少内存中对象的数量,使得相同对象或相似对象在内存中只保存一份。
- 享元模式的外部状态相对独立,而且不会影响其内部状态,从而使得享元对象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被共享。
3.2 缺点
- 享元模式使得系统更加复杂,需要分离出内部状态和外部状态,这使得程序的逻辑复杂化。
- 为了使对象可以共享,享元模式需要将享元对象的状态外部化,而读取外部状态使得运行时间变长。
4 适用环境
一个系统有大量相同或者相似的对象,由于这类对象的大量使用,造成内存的大量耗费。
- 对象的大部分状态都可以外部化,可以将这些外部状态传入对象中。
- 使用享元模式需要维护一个存储享元对象的享元池,而这需要耗费资源,因此,应当在多次重复使用享元对象时才值得使用享元模式。
5 实现方式
- 将需要改写为享元的类成员变量拆分为两个部分:
- 内在状态:包含不变的、可在许多对象中重复使用的数据的成员变量。
- 外在状态:包含每个对象各自不同的情景数据的成员变量。
- 保留类中表示内在状态的成员变量,并将其属性设置为不可修改。这些变量仅可在构造函数中获得初始数值。
- 找到所有使用外在状态成员变量的方法,为在方法中所用的每个成员变量新建一个参数,并使用该参数代替成员变量。
- 你可以有选择地创建工厂类来管理享元缓存池,它负责在新建享元时检查已有的享元。如果选择使用工厂,客户端就只能通过工厂来请求享元,它们需要将享元的内在状态作为参数传递给工厂。
- 客户端必须存储和计算外在状态(情景)的数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调用享元对象的方法。为了使用方便,外在状态和引用享元的成员变量可以移动到单独的情景类中。
6 代码实现
https://github.com/august295/DesignPatternCode
参考
[1] https://design-patterns.readthedocs.io/zh_CN/latest/structural_patterns/flyweight.html
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0 进行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