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模式
装饰模式
本文介绍装饰模式定义、结构、特点、适用场景、代码实现。
装饰模式
1 模式的定义
装饰模式(Decorator Pattern) :动态地给一个对象增加一些额外的职责(Responsibility),就增加对象功能来说,装饰模式比生成子类实现更为灵活。其别名也可以称为包装器(Wrapper),与适配器模式的别名相同,但它们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根据翻译的不同,装饰模式也有人称之为“油漆工模式”,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
2 模式的结构
2.1 结构图
2.2 参与者
- 部件(Component)声明封装器和被封装对象的公用接口。
- 具体部件(Concrete Component)类是被封装对象所属的类。它定义了基础行为,但装饰类可以改变这些行为。
- 基础装饰(Base Decorator)类拥有一个指向被封装对象的引用成员变量。该变量的类型应当被声明为通用部件接口,这样它就可以引用具体的部件和装饰。装饰基类会将所有操作委派给被封装的对象。
- 具体装饰类(Concrete Decorators) 定义了可动态添加到部件的额外行为。具体装饰类会重写装饰基类的方法,并在调用父类方法之前或之后进行额外的行为。
3 模式分析
3.1 优点
- 你无需创建新子类即可扩展对象的行为。
- 你可以在运行时添加或删除对象的功能。
- 你可以用多个装饰封装对象来组合几种行为。
- 单一职责原则。你可以将实现了许多不同行为的一个大类拆 分为多个较小的类。
3.2 缺点
- 在封装器栈中删除特定封装器比较困难。
- 实现行为不受装饰栈顺序影响的装饰比较困难。
- 各层的初始化配置代码看上去可能会很糟糕。
4 适用环境
如果你需要实现树状对象结构,可以使用装饰模式。装饰模式为你提供了两种共享公共接口的基本元素类型:简单叶节点和复杂容器。容器中可以包含叶节点和其他容器。这使得你可以构建树状嵌套递归对象结构。
如果你希望客户端代码以相同方式处理简单和复杂元素,可以使用该模式。装饰模式中定义的所有元素共用同一个接口。在这一接口的帮助下,客户端不必在意其所使用的对象的具体类。
5 实现方式
- 在不影响其他对象的情况下,以动态、透明的方式给单个对象添加职责。
- 需要动态地给一个对象增加功能,这些功能也可以动态地被撤销。
- 当不能采用继承的方式对系统进行扩充或者采用继承不利于系统扩展和维护时。不能采用继承的情况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系统中存在大量独立的扩展,为支持每一种组合将产生大量的子类,使得子类数目呈爆炸性增长;第二类是因为类定义不能继承(如final类)。
6 代码实现
https://github.com/august295/DesignPatternCode
参考
[1] https://design-patterns.readthedocs.io/zh_CN/latest/structural_patterns/decorator.html
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0 进行授权